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合作社成就“新麦客”
□保定日报记者 葛淑霞
6月16日,骄阳似火,定兴县内章镇东晓村的麦田一片金黄。定兴农福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割队队长张文华驾驶着联合收割机争分夺秒地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很快收割完村民刘立学家的麦子,又跨过田间公路进入另一户麦田。
(资料图片)
今年61岁的张队长作为合作社最年长的“新麦客”,经验丰富,他说:“这几天天气好,小麦的干湿度也正合适。”从早上8时下地,一个上午,他完成了70亩的收割任务。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收割小麦,还提供运输车辆,将新麦运送到农户家里或收购站,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10分钟收割完3亩地。”在外上班的刘立学回家帮父母收割完麦子下午就可返回工作单位。
临近中午,合作社理事长韩龙急匆匆从麦田回到办公室。“要不是你们来,我出去就是一天。”麦收期间,他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早上6点社员们就到合作社了,大家检修机器,我分配完任务,就开车出去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乡镇一个乡镇查看小麦是否达到最佳收割期,以便确定第二天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可增加不了订单。”作为合作社的领路人,今年47岁的韩龙从15岁就和农机打交道,2010年,成立了合作社,如今带领着126名社员,流转了3个村2300余亩土地,小麦收割服务范围覆盖该县5个乡镇2万余亩。他还想将业务尽量拓展到易县、涞水,“那儿比这儿晚3天成熟。”
韩龙介绍,合作社现有15台中型联合收割机,63台小型播种机。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损失率,也省去机器库存费用,合作社每年更新联合收割机。5月初采购来新机,7月底,机器折旧出手。“我们每个机手都是维修工,对新机器进行保养、检修、改装后,麦收期间很少出问题,有点儿小问题,合作社配有专业随车,车上备有电气焊、液压扒轮器、汽油发电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说话间,韩志涵来给韩龙汇报,说完成了为收割机加装第二割刀的任务。今年18岁的韩志涵是合作社最年轻的农机手,为农作物打药、浇水样样能干,而他最喜欢的还是收麦,“最多干10天,收入2万多元。”他自豪地说。
“10年前,我是老板,为机手发工资。现在农机手个个是我老板,一天一台机子完成作业不低于150亩,上交合作社2000元,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韩龙笑着说,“得提高他们的收入,鼓励年轻人加入农业队伍中来,现在的社员大部分是90后,最高的年收入可达25万元。”
除了工作,学习先进的技术是老中青三代“新麦客”的必修课。据介绍,该县农业农村局定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作社也组织社员培训,或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农机手之所以被称为“新麦客”是因为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他们依托农机合作社为本土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提供了保障,也定将在定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显身手。
小麦收割入仓忙 烘干设备来护航
烘干塔旁晒麦忙。杨宪敏 摄
□保定日报记者 杨宪敏
风吹麦浪入仓忙,农民脸上喜洋洋。
“我的300亩麦子收割完了,也都卖到了收购站,这心算是踏实了。”6月19日,天空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定兴县北店村村民孙志强在地里,正忙着玉米播种。
说起今年的小麦收割,他打开了话匣子,“我这算收割晚的,直接就拉到了收购站,卖价也不低。”
越来越多麦子收进粮仓,北店村党支部书记牛宝平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一些。他告诉记者,村里有9000多亩麦田,从6月11日开始,就陆续有农户开始收割小麦,随后种植大户们也加入到队伍中,目前收割已经到了尾声。
麦收一环扣一环,抢收之前最怕下雨;抢收之后,如何晾晒,确保颗粒归仓成了关键。为此,北店村也做了不少准备。
刚进6月,牛宝平便组织人将村里的健身场地、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场地清理好,并通过大喇叭告诉村民们,可以随时到这些地方去晒麦子。
他统计了一下,村里共有8个健身场地、中学、小学、幼儿园操场,这些可晾晒的场地加在一起共有近30亩。同时,在不影响通行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在村里的道路晾晒。他估算着,差不多够了。可是,为了确保万一,他还将村里可供晾晒的地方悄悄地在大脑中规划了一下,留下备选的地方。
“如果真遇到连阴雨,大量收割下来的麦子,我们照样能及时入仓。”说话间,他带记者来到了位于村北的一处烘干塔前,“它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将小麦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不怕风吹雨淋,最大限度减少阴雨天气对麦收的不利影响,保障粮食的质量。”他说,这就是农业机械化给农户们的底气。
说起烘干,晨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孙福臣底气十足。2021年,已经干了多年粮食收购的他,抽出资金购置了一个“大件”——在粮仓旁建起了一处烘干塔。没想到,第一年,便发挥了不小作用。这座烘干塔的日处理小麦能力为500吨、1000亩地左右,基本能满足附近村民的需求。
他算了一笔账,以天然气为燃料,每斤小麦烘干费用约为0.03元,按照每亩地收获1200斤小麦计算,费用为36元。符合收购标准的小麦现在的收购价约为1.3元/斤,如果霉变后只能低价处理,浪费粮食又减少农民收入。
定兴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6月19日,全县48.549万亩的小麦还余约5000亩没有收割,全县的小麦收割工作基本完成。
在小麦抢收中,该局的工作人员也提前做了应急预案。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保证小麦入仓,他们提前统计了现有的烘干设备,又对接了石家庄的烘干机生产企业,确保能及时有足够烘干设备投入使用。
“以前每到麦收,就怕遇到阴雨天气,因为这样的天气容易让小麦发生霉变,影响品质,现在有了烘干设备,就踏实多了。”在粮食收购站,正在交粮的村民付建青说道。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