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盂县西潘普济寺)
庙学旧指文庙以及设于文庙内的学宫。文庙是域内官员和领有功名的学生祭祀先师孔子的专门场所,学宫是“生员”(即俗称的秀才)进行月课、季考,并听授官员学者讲学、训课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庙与学宫绝大多数是一个建筑整体,也就是所谓的“庙学合一”。
(资料图)
阳泉盂县的庙学位于盂县内城东南,紧挨南城墙、东城墙,也就是现在的红旗剧院、晋剧团、实验小学一带。有关盂县庙学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代文学家虞集所撰的《重修文庙记》中:“至治三年夏四月,盂州新修庙学成。判官兴元蒲公(蒲机)以书来谓集曰:盂故太原所属县,今改为州,故有学。比年颓弊日甚。机之来也,始与知州事武君文焕、同知那怀议葺完之。民闻其言,咸相厥役。经始于辛酉之秋,落成于癸亥之春。”“所以大成有殿从祀,有庑表以大成,门翼以更衣之室。庙后有学,其中为堂,东西两斋以居师生,凡若干楹。”这次重修之后的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更衣室、东西两廊。文庙之后建有学宫,设有讲堂以及供师生起居生活的东西两斋。这次重修文庙由蒲机倡导,与知州武文焕、同知那怀共同组织,历时一年半而完成。
盂州同知拜出于至正元年(1341)七月撰写的《盂州重修庙学之序》中写道:“皇元始,新为盂州而有学,所以大成有殿而独存焉。自判官蒲侯新建两庑,工绘七十二贤像,列于左右,其门表分翼有更衣之室,后建讲堂,所有师儒之位,置两斋廊,而有生徒在焉!”从元朝初年盂县改设盂州起,盂州才有了真正的学宫。但是,当时仅有大成殿独存。至治三年(1323),蒲机主持重修文庙,除了大成殿的孔子塑像,新建两廊绘制了孔门七十二贤之像。在文庙之后,新建学宫讲堂、东西两斋,在走廊设置了所有儒学先师的牌位。并且在这次重修之后,学宫才正式招收学生弟子。
二十多年后,庙学日渐倾颓。盂州同知拜出在与州官达鲁花赤也先不花、知州马明安达儿、判官李薛彻察儿、吏目贾纯等公议后,决定重新修葺文庙与学宫。“各备俸禄,雇工而修之,内有不备者以置其备,贤像不完者以补其完。于是乎,改其宣圣仪像之容,而新其冕服之裳,亚圣与其哲一同如是,置其器而陈其供床,前后而栽桧柏者数株,庙庑、学舍、更衣室之坏者补其疏漏,墙辟去旧而增其饰,皆革故而新之。”经过这次整修,孔子、孟子圣像光彩焕然,所有设施整饬一新。这项工程开始于至正六年(1346)秋天,终成于至正十三年(1353)之夏,历时近7年之久。
在明嘉靖《盂县志》中,“儒学在县城东南隅,宋蔡京建。至正间,知州武文焕、塔海重建。洪武间,知县王霭、县丞赵梓复修。天顺间参政杨璿,成化间知县石英、孙晟重修。嘉靖七年,建启圣祠三间,敬一亭五间。嘉靖十三年,东庑为淫雨所倾,知县孟凤重建。其地东西三十丈,南北三十一丈五尺,东马道一丈,今筑城用五尺余,侵没民间。”“先师庙五间,外悬榜额,内设圣像。前为露台,东西有石阶备陟降焉。庙前两庑,左右对列。每联十三间,列七十二贤及从祀诸贤。庑末戟门三间,门外竖建学碑。左右角门各一间。”明嘉靖间,盂县庙学有棂星门三间,紧靠城墙。棂星门东有礼门一间,西有义路一间,均为师生出入之所。学宫在文庙之后,有讲堂三间,左列崇德斋、右列广业斋各五间。因为庙学紧邻城墙根,加之嘉靖年间重修城墙又占用了一部分道路,南北向扩展受限,造成庙学卑隘不堪,规制上也缺少了泮池。后来占用民间房地,在庙学之东新建启圣祠三间、敬一亭五间、宰牲房三间,在庙学之西建成教谕宅、训导宅。整个庙学建筑群规制,逐渐得到了完善。但是,还缺少乡贤祠、名宦祠。
元朝加封孔子父亲叔梁纥为“启圣王”,明嘉靖改封为“启圣公”,故在各地庙学建“启圣祠”。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教化天下,宣扬儒学而作“敬一箴”,并颁行各地,立石庙学。敬一亭即由此而来。
学宫讲堂亦称“明伦堂”。“明伦”取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明白伦常,如果上层贵族们都明白了人理伦常,百姓自然会一团和气了。盂县现存元延祐三年(1316)四月刊立的《夫子庙堂记宣圣兖公小景》卧碑,就一直放在学宫明伦堂之尊位。
棂星门是进入文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本来称灵星,是天田星。在文庙设立棂星门,寓意文人学士由此而入,归于儒学。戟门是进入文庙的第二道门,因祭祀孔子时在门的两侧陈列仪仗性的兵器“戟”而得名。文庙立戟,以示尊孔敬儒。“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设立礼门、义路,目的在于教育人循行礼义之道。
大成殿孔子的塑像最初是泥质,但在万历年间,朝廷要求换成木质。盂县东关南街的刘炳构屋三楹,建存像祠,将文庙退下来的泥质塑像重新供奉起来。存像祠就是现在东关南村的“存相祠”。
按几版清《盂县志》收录的“文庙刘公月岩捐地碑”记载,当时盂县文脉衰落,有猜测是嘉靖年间城墙增高的原因。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黄应极登上城楼视察时,发现如果在学宫后面的民宅中开出一条大路,人文脉络就畅通了。当时,民宅的主人是进士出身的乡绅刘鸣阳。于是,黄应极与学宫诸师生,一同拜访刘鸣阳。说明来意后,刘鸣阳开门见山,“乘机高索利也,输少广博,贪也!吾为先圣徒,独不能为先圣开一径,以兴士类,顾贪利为乎?”随即破屋毁墙,从院子中央开了一条长十六丈、宽几丈的道路。从此以后,盂县科第绵延,文脉日盛。
当然,这些记载有迷信成分,不可尽信。
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张佳珩重修庙学。“先师殿前有古槐及宋元碑。”“东北南向为启圣祠。”“祠侧西向为名宦祠。”“东向为乡贤祠。”“明伦堂堂中有学田碑及题名碑,东西斋如制。堂后新建尊经阁。”
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孔兴范在对庙学复修中,增建棂星门三间,戟门三间,号房五间。但因为庙学紧逼城墙,地势狭隘,无法建造泮池。按县级文庙规制,泮池是半圆形水池,建于棂星门与戟门之间。考中秀才后,须经泮桥进入文庙拜谒孔子,叫入泮或游泮。
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张怀祖组织人力对庙学进行了整体重建。先是将学宫整体西移,建在教谕署、训导署之前。又将文庙大成殿整体后移,于是棂星门外豁然开朗。并凿泮池于棂星门内,架石梁其上。稍偏东有古槐,下有宋大观碑。棂星门外,依城墙筑有云梯三十余级,直达城墙之巅。并建有大门,上题“青云随步”,下砌卷瓮,以通车马。这次重修,将原本位于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的文庙、学宫一分为二,改为东西并列排行。
这次重修后,文庙建筑群依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云梯、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尊经阁。大成殿中祀先师孔子,东西分祀颜子等四配、闵子等十哲。殿中悬挂御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匾。东西两庑分祀有七十八名先贤、四十四名先儒。戟门东是乡贤祠,祀春秋仇犹国君以下二十八人。戟门西是名宦祠,祀宋袁继忠以下二十八人。棂星门外东西牌坊,额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尊经阁在大成殿之后,卧碑(即《夫子庙堂记宣圣兖公小景》)在其下,是学宫藏书所在。崇圣祠在大成殿东北,旧称启圣祠。
学宫在文庙之西,明伦堂中竖御制训饬士子碑,旁有科目题名碑、学田碑,并置放鼍鼓鲸钟。明伦堂前,东面是崇德斋,西面是广业斋,南面是龙门。“巍阙崇阶,闳深肃穆,长桥泮水,宛转潆洄。”“观者啧啧称美曰:猗欤!厥工伟哉。”这次重建工程浩大,耗费资金“千六百有奇”,历时九月而竣工。
道光二十五年(1845),知县康孔昭重修,拆掉马道,改建照壁。在照壁后,依城墙砌石阶东西各三十余级。这次重修,他还将尊经阁从大成殿后边移至西边。再将崇圣祠(即之前的启圣祠)移到大成殿之后的中轴线上。在崇圣祠旧址上,则新建考棚(科举童试之地)。“计大成殿以及东西庑,乡贤、名宦、奎星诸祠,朽者易之,欹者扶之,小者大之,卑者高之,泮池之浅者深之,云梯之奇者偶之。斋房、厨房、敬一亭及前边石栅、堵壁,后院围墙旧所,无者增之。工既竣,诸绅耆喜相告曰:规模犹是也,而眼界气象迥然不同,盂邑科名从此其蒸蒸日上乎!”
从这些史料的记述看,盂县文庙可能始建于唐,学宫则始建于元初。按康熙版《盂县志》载:“圣槐在文庙东侧,自建学以来则有之,脱壳数层,上嵊螺髻枝环绕如虬。宋大观碑覆其下,历风雨兵火不毁。”现在圣槐尚存,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树龄来确定文庙的始建年代。
清代之前,弟子们考中生员后,才可以进入学宫学习。到了清代,随着入学人数增多,于是在崇文巷另建藏山书院。后移建于学宫之东,改称慎交书院、秀水书院。书院开始成为生员学子日常学习生活起居之地,而学宫则成了月课、季考并听授官员学者讲学、训课的庄严场所。
据调查,文庙大成殿等主体建筑约在1980年新建实验小学教学楼时拆除。学宫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约在1993年前后修建唐槐宾馆时拆除。
来源:阳泉晚报
原标题:盂县学庙
关键词: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